备进行人员的登记与编册。
随着书记官笔尖轻舞,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位士兵的信息,现场的氛围愈发庄重而专注。待最后一笔落下,信息收录完毕,杜杰随即与不良并肩低语,针对每位士兵的不同状况,精心规划着他们的职责归属。
那些体魄强健、心智机敏的勇士,被直接选入了治安队,他们将成为守护城池的铜墙铁壁;而那些身负轻伤或年岁稍长的士兵,则被细心安置于仓库守卫或是关卡值守等岗位上,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,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固若金汤。
如此安排,既彰显了杜杰的睿智与公正,也体现了对每位士兵能力的尊重与善用,整个队伍在有条不紊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秩序。
正当李家军轰轰烈烈地推进军事改革的浪潮之时,濮阳东南隅的梨园乡,却悄然沦为李刚义军铁蹄下的悲歌。这座往昔宁静的乡镇,此刻仿佛被拖入了修罗场,街道两旁,身着义军服饰的人影穿梭,火光与惨叫交织,一幅幅惨烈的画面,伴随着滚滚黑烟,肆虐的气息瞬间弥漫至数里之外。
身在濮阳城心,正严格督训士兵的钱大壮,耳畔忽闻急报,神色一凛。
“侦察营何在,那义军人数几何?”他沉声问道,目光如炬。
侦查营的士兵匆匆上前,不敢有丝毫懈怠:“禀师长,据我等细作探查,那义军人数,约莫在一千有余。”言罢,空气似乎都为之一紧,静待着下一步的指令。
钱大壮聆听着侦察营详尽的汇报,眉头紧锁,片刻的沉思后,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直接穿透了营帐内的喧嚣。
“传我令,骑兵营即刻整装待发,务必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这些骚扰乡野的义军彻底击溃,解救梨园乡无辜的百姓于水火之中。”
令下如山倒,一时间,濮阳南城门外尘土飞扬,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营如同脱缰野马,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出城门,他们的马蹄声与战意交织,向着梨园乡的方向疾驰而去,誓要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胜利的篇章。
与此同时,濮阳的西城门也悄然开启,一名通讯兵跨上战马,身姿矫健,他怀揣着钱大壮亲笔书写的战报,那上面详尽记录了此次行动的紧迫与重要。通讯兵深知,这样规模的军事调动,必须让远在他方的岳鹏将军第一时间知晓,以确保全局的协同与部署无懈可击。于是,他策马扬鞭,化作一道疾风,向西疾驰,将战事的紧迫与将领的决断,一并带往了远方。
不过半刻光景,李家军的铁骑已踏入梨园乡的尘土之中。他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