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。为了我们李家军的稳固基业与长远发展,主公您,是时候做出那至关重要的抉择了。”
一旁,李家军的诸位官员亦是纷纷附和,言辞中满是急切与期盼。他们深知,长久以来,仅凭“李家军”之名,在与宋国、西夏的外交周旋中,总似矮人一截,难以真正挺起胸膛,平等对话。如今,实力已今非昔比,是时候改变这一切,让李家军之名,响彻四海,威震八方。
此刻,李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:是该循古制,建立起巍巍封建王朝,还是汲取西方智慧,尝试那君主立宪的新路?
连日来,这个问题反复在他心头盘旋。若以历史的深远眼光审视,君主立宪制仿佛能为一个国度铺设更为绵长的兴盛之路,其制度下的稳定与变革并存,不失为一种前瞻的选择。然而,当目光落回当下的华夏大地,那根深蒂固的传统土壤,那民众心中对封建秩序的惯性依赖,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——在这片土地上,封建王朝才是最为贴切的体制轮廓。
李振心中天平的两端,一边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性分析,另一边则是对现实的深刻体悟与妥协考量。他深知,每一步决策都将深刻影响历史的走向,故而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,他的每一丝犹豫,都是对未来的审慎斟酌。
最终,在一片凝重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中,众人举手表决,决定以压倒性的多数票数,拥立李振于吉日登基为帝,预示着华夏大地上即将崛起一个新的王朝,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。
会议圆满落幕之后,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匆匆步入大殿,神色中带着几分郑重与欣喜,禀报道:“陛下,高丽国使臣团已至,此行规模宏大,携带着丰厚的礼物,据闻,光是礼品便足足装满了三大马车,满载着友好与敬意而来。”
李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,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锐利地望向不良,缓缓说道:“此番他们造访,料想是为了援军之事而来。你且留下,仔细听听他们的来意,至于其他人,各自去忙手头的事务吧。”
不良端轻巧地拎起茶壶,动作娴熟地为李振斟满了一杯温热的茶水,嘴角勾起一抹笑意,说道:“这事儿嘛,我琢磨着,援军之事固然紧要,但他们此行,怕更是冲着物资而来。咱们安排在那边的耳目回报,说高丽国这段时日里又匆匆拼凑起了数万新军,只是这国家缺铁,能置办的武器装备实属有限。高丽国王如此急不可耐地派人前来,十之八九,是为了此事。”
不久,高丽国的礼部尚书姜武,在侍从的引领下,缓缓步入厅堂。他目光触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