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国除了那几个国企,只有一家叫吉利的私企才有7字开头的造车许可证,而其他私企,是没有这种证的,办都办不来,而秦川汽车厂,最值钱的就是他们这个7字头的生产许可证,有了这个证,才能生产普通的民用三厢车。
而通过领导的牵线搭桥,那个南方私企最终花了将近2.7个亿,拿下了秦川汽车的77%的股份,有了绝对控股权,又答应了在长安投资建厂,他们才能顺利生产民用轿车。
本来这桩生意谈的还是挺好的,还被副领导引以为傲,这就是他的政绩了。
但自从收购了秦川汽车的股份后,那家南方企业大张旗鼓的宣布他们要进军汽车行业。
然后他们的股价应声而降,这两年情况急转直下,现在连厂子还没建好呢,公司股价已经大跌了,很不被外界看好。
他们公司什么样,这本不是副领导该操心的,但他们在长安有投资,有厂子啊!
这个就和副领导有关系了,这东西可不是一锤子买卖,当初是他牵的头,是他一手引进的资金,现在眼看有了变故,副领导只要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,他就要做好“售后”工作。
他要防止这个南方私企扛不住了,然后撤资跑路。
这种事,对私企来说,太常见了,前一秒还风风光光的公司,转眼间破产的还少吗?
但怎么防止呢?
首先肯定不能市里直接出面用行政手段强行安排的,这招只要一用,不管效果如何,以后外地客商谁再想来长安投资,但凡听说这件事,人家对长安的印象都会不会太好,会影响长安的投资名声。
按说要是往大了想,给他们介绍一些汽车工业的相关配套商,这才算是专业对口。
但副领导他不认识其他的相关汽车企业了,要不然秦川汽车也不至于破产最后卖给那个南方私企。
而刚刚想起这件事的时候,副领导就想到张秦川,他名字本来就是秦川,正好和这个秦川汽车同名。
张秦川是干什么的?
拍影视剧的导演。
如果把张秦川引入进来。
他们东方厂能不能牵制这个南方私企?
他们两家私企,一家是以前造电池现在想造车的,一家是拍影视作品的,看似八竿子沾不着边,但仔细想想,做汽车的企业,难道就不需要宣传嘛?
给他找个主做影视的盟友,他们也不至于在舆论上这么被动嘛。
而因为帮车企宣传,反之一个影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