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共享单车,数量不低于1000辆,但是采购价格一直打不下来,我建议多增加一到两家供货商”
“价格的事情我来解决。”
指定的供货商就是自家岳父的厂子,价格之所以下不来,是因为数量原因。
“您打算怎么解决?”
宋琬顶针的追问。
“阶梯式价格。”
罗阳早有打算,开口解释道:“采购数量在10000辆以内,是一个价格,采购数量达到100000辆,价格系数随之降低,同理,采购数量每上升一个阶梯,价格就下降一个阶梯,可以签订这样的协议。”
“可是这并不能解决我们前期资金紧张的问题。”
宋琬虽然满意罗阳这个阶梯价格协议,但是依旧皱眉道:“目前总投资就只有100万,按照当初的计划,这笔钱要一直撑到天使投资阶段,如果单车价格在前期不能降下来,就没有意义。”
言外之意,除非投资部再次注资。
“你那边有过相关统计?”
罗阳倒是不急:“整个松江大学城这边,预计投入单车多少辆?”
“现在大学城这边总计7所大学,将近10万大学生,按照项目计划书,光是在这里投入的单车数量就要达到3500~400辆的规模。”
宋琬对于这个项目的数据一清二楚:“如果只是满足松江大学城这边,前期100万资金是够的,可一旦在市区其他大学推广起来,这些钱就远远不够了!”
“收入呢?”
罗阳提出不同意见:“你没有考虑到租车产生的收入吧?”
“董事长,您应该清楚,这个收益究竟有多少。”
宋琬叹气道:“这些钱拿来铺一个复旦都不够。”
罗阳很想提押金的事情,一辆车子收取50~100块的押金,这些钱能利用起来,几乎可以循环起来。
但是他张嘴好几次,终究没有说出口。
这玩意是把双刃剑,在机构资金没有介入的时候就拿出来,等于自己玩自己,搞不好就暴雷。
而且规模做的越大,爆炸的威力就越大,搞不好能坑死自己。
“想办法压一压单车的价格,这也不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。”
想到这里的时候,罗阳揉了揉眼睛道:“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融资,从投资机构手里拿到第一笔扩张资金.”
“说说简单,到时候实际情况怎么样,谁也不知道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