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,也是心跳加剧,忖道:“若在这里比斗,胆气最重,我恐怕要输,再说两人九阴真经上的功夫,也比我使得高明多了。”
欧阳锋与洪七公此时年岁增长,精力虽已衰退,武学上的修为却俱臻炉火纯青之境,招数上深得醇厚稳实妙诣,两人所过之处,无不是陡峭艰难之路,但却如履平地。
杨过本来甚为担心,但见两人每每于极凶险时化险为夷,便不再挂虑双方安危,只潜心细看武功。
他于《九阴真经》所知者只零碎片断,但时见二人所使招数与真经要义暗合,有时义父所使,却偏又截然相反,不由得惊诧,心想:“真经中平平常常一句话,原来有这许多推衍变化。
洪七公与欧阳锋一直打过千尺幢,到了一处平台,很是宽敞,就见欧阳锋倒退两步,双腿微蹲,咕的一声,掌风扑向洪七公。
杨过看得心急,说道:“蛤蟆功,你还不去?”
风逸摇头道:“别急,等两人打累了再说!”
他知道这两个还不至于立刻死,况且现在上去也没用。
洪七公降龙十八掌应手而出,两大奇功各现其能。
欧阳锋的蛤蟆功蓄力无双,双掌一收一放,一守一攻,洪七公掌风呼呼,均为其逼开,脚下当即一变,绕着对手游走,欧阳锋双掌绕身盘旋,呼呼作响,守得风雨不透。
风逸仔细看去,欧阳锋双掌一推一送,洪七公掌力一放一收,看似简单,实则掌力极尽变化之能,心下暗赞。
“降龙十八掌”本为“降龙二十八掌”,既非至刚,又非至柔,乃是一门高明武学。
北宋时的帮主萧峰生俱异禀,于武功上得天独厚,这降龙二十八掌摧枯拉朽,无坚不破,较之师父汪剑通帮主尤有胜过。以此邀斗天下英雄,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,气盖当世,群豪束手。
可萧峰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,他去繁就简,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,成为降龙十八掌,在雁门关前传授给义弟灵鹫宫虚竹子,请他代传丐帮。
虚竹子又融入逍遥派武学精义,取精用宏之下,使得这套掌法掌力更厚,成为外家武学中的巅峰绝诣。
传承到洪七公手上,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、黄药师、欧阳锋等人论剑之时施展出来,王重阳等尽皆称道。
洪七公的武学由外而内,自成一家,本是纯阳至刚一路,但刚到极处,自然而然的刚中有柔,这是易经中“老阳生少阴”的道理,故而好多掌法之中,刚劲柔劲混而为一,已不可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