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身子一颤,猛然间,亡母音容浮现眼前,昔日教自己认字练功,以及谆谆教诲,无数往事如皮影戏般在心头闪过,没得让他出了身冷汗。
杨过看了看郭靖,嘴唇微微哆嗦,蓦地双膝一软,跪倒在地,号啕大哭起来。
郭靖叹了口气,伸手将他扶起,说道:“过去的事都过去了,人这一生只要立身持正,才是真正的大逍遥大自在!
若与欧阳锋一般,纵然武功绝顶,可到哪里,都有数不尽的唾弃与麻烦,纵然应付得来,又岂有一时松心?
说实话,他或许只有疯癫以后,才算真正过的痛快!”
杨过叹道:“郭伯伯,我方才得罪了不少豪杰…”
郭靖摆手道:“人孰无过?况且只要你有报国护民之心,便只得你我二人,又当如何?”说着浓眉倏扬,豪气逼人。
杨过大笑道:那么我就多杀几个鞑子!”二人相视大笑。
郭靖笑道:“说这话的,才是杨门男儿!”他忽然心念一动,高吟道:“大城铁不如,小城万丈余……连云列战格,飞鸟不能逾。胡来但自守,岂复忧西都?……艰难奋长戟,万古用一夫。”
这几句诗一入耳,杨过热血为之一沸,众人听郭靖吟得慷慨激昂,本来都入席喝酒,也跟着念道:“胡来但自守,岂复忧西都?艰难奋长戟,万古用一夫。”千人吟诵之声,声如雷震。
杨过见郭靖一语,千人齐追,心道:“大丈夫如此,方不枉一生!”道:“郭伯伯,这几句诗真好!”
郭靖道:“是啊,这是杜甫做的,我很爱这诗,只是记心不好,读了几十遍,也只记下这几句。你想中国文士人人都会做诗,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,自是因他忧国爱民之故。”
郭靖挽住杨过之手,郑而重之道:“过儿,我辈练功学武,所为何事?行侠仗义、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,但这只是侠之小者。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‘郭大侠’,
实因敬我当年为国为民、奋不顾身的助守青州之举。然我才力有限,不能为民解困,实在愧当‘大侠’两字。
我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‘为国为民,侠之大者’这八个字,日后名扬天下,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。”
这一番话诚挚恳切,杨过只听得紧紧握住郭靖之手,心中百感交集!
突闻一声大叫:“我想起来了!”
杨过抬头看去,只见欧阳锋一抹嘴,缓步而出,神情十分凝重。
全场中人都为之静穆下来,目光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