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城坚将勇,我等后方又遭全真教、丐帮大肆刺杀,而和林又发巨变,我们恐怕得退了!”
“子聪,皇后与贵由虽死,然而我哥哥与拔都大王尚在,成吉思汗的子孙是强大的,要当他们的王,自然是最伟大最强大的。
他们西征之时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两人又很是交好,我如今受阻于襄阳,回去了又能如何?
难道就跟我父王当年不得不看着别人称汗吗?”
忽必烈脸上透着炽热的光线,似乎天上的烈日:“况且此时退军,宋军要是乘胜追击,后无粮草,前有追兵,当如何?”
子聪一惊,道:“难道大王誓要攻下襄阳?”
忽必烈长长叹了口气,说道:“我祖父成吉思汗当年教导子孙和大将,用兵之道:势利则进,顺势猛打,不利则止,待时再举。
用兵者势也,不可逆时逆势。顺势则胜,逆势则亡。按道理我该下令暂且退兵,再定进退。”
子聪说道:“是啊,眼下后方多受汉人骚扰,进军不顺,不如暂且退兵,肃清后方之后进兵,可策万全。”
忽必烈淡淡一笑:“听说闹和林的是中原的武林高手,他们毒杀了好多人,我军追杀数百里,虽然杀了不少人,可是最厉害的几人,都脱身了。你说他们只是闹一闹和林吗?”
子聪一愣,忽必烈笑道:“你说能做出这种事的人,是谁?”
子聪顿时明白,在和林闹事之人必是风逸,他当年扬言必杀忽必烈。似他这般人物,不会空言恫吓,只要没死,必会对付忽必烈。
襄阳攻防之战持续日久,王爷亲自督阵,交战不胜而退兵,蒙古军心必然焕散,宋兵若在乘胜追击,再有中原的武林高手刺杀王爷,或许真的回不到蒙古了。
忽然,蒙古大军发声大喊,就见一道人影,仿佛出云之雁,沿着襄阳城墙飞身而上。
这襄阳城高十余丈,两军将士不禁齐齐惊喝,声若雷鸣。
原来郭靖武功虽高,可蒙古兵士仿佛潮水一般,一人之力怎能抵抗,朱子柳在城头见情势危急,忙垂下一根长索,叫道:“郭兄弟,抓住了。”
郭靖一回头,见最后一名丐帮兄弟已经入城,却有十余名蒙古兵跟着冲进城门。
城门旁的刀斧手一面抵敌,一面用力关门,两尺厚的铁门缓缓合拢。
郭靖大喝一声,挺矛刺死了一名蒙古十夫长,纵身跃起,拉住了长索。
朱子柳奋力拉扯,郭靖登时向上升了丈许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