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一切都顺理成章,但内阁的三名阁老却频频在内阁倒吸凉气!
此前做的所有努力,看似不起眼,但现在却都在关键时候发挥显著的作用。最明显的莫过于商业的迅速扩张。
纺织业、建筑业……这些对人力需求都很旺盛,这场洪灾,单单这两个行业就不知吸纳了多少流民进去。
此前所有人都觉得户部在支持商业发展,是有违祖训的,更多的古板大儒甚至批判户部在毁坏大明的农业根基。
可这一刻,商业却实打实的给大明度过一次难关,这不由让很大一批人开始重新审视商业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。
内阁现在也在反思,弘治皇帝也是如此。
实际商业才刚刚开始萌芽,还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,如果商业在整个大明社会爆发,那对大明的推动无疑将会更加巨大!
内阁固然不知道为什么大明忽然就开始发展商业,恐怕整个大明也只有弘治皇帝和户部、工部等少数人才知道,推动这一切变革的人,是槐花胡同一名不起眼的病娇小郎君。
真正知道陈策伟大的人,也只有那么两三个,真正知道在暗中推动大明改变的人,也只有少数一批人而已!
陈策此前的布局,现在正在开始悄然改变这个社会。
到七月中旬,洪灾过去,这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洪灾,对大明几乎没有撼动任何根基。
求神祭祀告天不管用,想要改变这个国家,只有实打实的一步步去做事,与其祈求上天风调雨顺,倒不如祈求大明多几个向陈策这样的人才……这是弘治皇帝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
东南。
经过半个月的发酵,东南的大商人们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从京师运输纺织机到东南。
这个过程,自然少不了使用顺天快递的商业。
到这一刻,各种商业开始实现闭环,商业之间开始逐渐有了联系。
这一批纺织机抵达东南之后,东南的大商人们开始有了和傅元扳手腕的实力,各种纺织工坊逐渐发展,各种布匹丝绸不断在东南、江南打价格战,以前傅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渐渐开始消失。
傅家此时已从江西搬迁到了杭州府。
杭州府一处奢华宅院内,傅元坐在书房内,听着二弟傅完的汇报。
傅完哼了一声,道:“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,忽然对东南商人泄露了消息,他们仿佛商量好的一样,纷纷从京师购买新纺织机来东南,导致我们生意一落千丈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