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回了范阳。
是卢恩找到了马溯安,请马溯安和匈奴的人商量了一下,那些匈奴人就假装是佯攻大同府,在马溯安的指引下绕道打了大宁府。
这让卢恩保住了自己长子卢毅的性命,也护住了卢毅的官职,后面在卢恩的协调下,卢毅调离了大同府。
卢恩也尽量将这件事情隐瞒了下去。
因为匈奴人绕道是有条件的,大宁府的官军与其说是被匈奴人打破的,不如说是被卖掉的。
大宁府的官军不仅没有两端派来驰援的援军,就连大宁府的防线都被马溯安给透露了出去,但卢恩后面从中周旋,劝退了蠢蠢欲动.还想要更深一步,欲图进攻长安的匈奴人。
他自认在这其中.自己对大周王朝还是有点功劳的。
所以这件事情,一半算一半,将功抵过。
而现在.永晋帝处死了王睿贞不说,还将进献《治安疏》的楚世昭放了出来。
这是什么意思?
难不成是要按照《治安疏》的谏言,真的去依着楚世昭的话,跑来清算他们这些尽忠职守的大臣吗?
卢恩顿时就忍不住了。
“陛下这是要向忠良开刀了吗?”
他表面上像是为王睿贞鸣不平,更内涵的原因,其实还是怕自己的事情就跟王睿贞一样迎来清算,做成铁案,败尽生前身后名。
而且他的事情,可能对永晋帝而言,远比王睿贞更加严重。
在案台旁边,看着卢恩那一幅‘义愤填膺怒斥陛下妄为独谋、刚愎自用’表情的董费当然不知道卢恩心中之事。
他只是觉得卢恩将‘王睿贞’这样的阿谀之臣、这样‘贪小利而忘大节’的臣子认定为‘忠良’感到由衷的可笑。
“卢大人,家母身体抱恙,我是来向您请辞的。”董费拱手道,他早就想离开这所谓的太子党了。
他入朝为仕已有五年的时间,仍旧只是一名普通的言官,此外,董费还是卢恩的幕僚,这些年他该办的事情,也办过了。
在看过楚世昭的《治安疏》后,董费忽然之间就觉得自己这些年来,一直都在荒废日子。
他曾经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在京城之外给老百姓当父母官的,认为他们是浊流,不办正事。
可入了长安才发现,所谓的文武百官,那些一品、二品、三品的官员,又有哪个是真的为百姓办事的?
还没等卢恩开口挽留的时候,又有一个身着便袍的文人走进府来,他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