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.卢恩是真的不希望楚世昭手握权力,而王槐是想要自己拥有统领中府军的权力。
“还有谁,一并说吧。”永晋帝从始至终的态度都很平静。
这件事情,他已经下好了决断,那就不可能有改变的想法。
“老臣认为,此事确实有不妥当的地方。”杨拱这个时候同样是站了出来。
“两位大人执意如此,朕也觉得二人年事已高,不太适合在朝堂之中再过操劳。”
“既然如此,朕就勉为其难,准许二人请辞了。”永晋帝全然不给杨拱和卢恩面子。
倚老卖老,在这个时候,对永晋帝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。
想用请辞的手法以退为进?
那就将计就计,将你们两个一起赶回老家去。
卢恩和杨拱也傻了,他们可没有想到永晋帝为了让楚世昭统领一支军队,真准许他们二人请辞了。
因为请辞是要讲流程,讲礼法的,他们二人这么说,只不过是表露一下自己的态度和立场,反对这件事情。
一般来说,他们这种级别的官员请辞,至少要请辞三次,而陛下还要连续挽留三次,这才是最正常的流程。
也只有走完这个流程,才能意味着这是衣锦还乡,能够风风光光地回去。
永晋帝直接就省略了这个流程,当场就请辞了他们,这种就不属于臣子的请辞,而是永晋帝主动辞退了他们二人,这实际上是罢黜!
王槐这下也懵了,他请辞也是象征性,表达自己坚决反对的立场。
是真没有一点想主动请辞的意思。
他刚年过三十,就已经位列兵部侍郎的位置,可谓是前途无限。
为什么啊?
按理说,永晋帝面对如此之多的反对声浪,不该放弃自己的想法吗?
而且永晋帝并不像是那种不理智的皇帝,难道他不知道将兵权交给宗室,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吗?
只有交给他们这样的大臣,大周王朝才能蒸蒸日上啊!
“还有谁想请辞?”永晋帝看着承天门外跪倒一片的大臣,露出一幅‘宽慰大臣’般的模样,颇具善意地问道。
“朕都可以应允。”
“若是没有人反对,这件事情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”
“散朝。”
永晋帝起身要走,而承天门外的那些大臣,有些人不情愿请辞,怕自己真的就这么被永晋帝给罢黜.可是又不想轻易同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