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朝逐渐成了气候,寒门庶族慢慢有了机会入主机要之地,楚世昭创办的陆义会堂成了将官进修的重要院所。】
【晟武三年五月,在蒙元控制下的大同发生了兵变,以杨柱庭为首的大周旧将,他们在夜间举火为号,杀死了控制大同的蒙古将领拔都,打开了大同的仓库,发放粮食,杨柱庭更是亲手打开了监狱,释放了被蒙古人所关押的囚犯,占领了大同城。】
【晟武三年六月,杨柱庭派遣自己的儿子杨延朝南下联系大景朝廷,求援,宣布反元归景,以正华身。】
【晟武三年七月,楚世昭见到北方形势终于有了变化,一直处于防守态势的大景王朝是有进取的机会,决意再度起兵讨伐蒙元。】
【但以王守义为首的起义军将领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。】
【首先,他们认为杨柱庭未必是真心想要投靠大景王朝,因为杨柱庭是大周王朝的旧将,而不是大景王朝的旧将,现在的朝廷已经改朝换代,所以杨柱庭的忠心难测。】
【其次,一旦杨柱庭已经归顺蒙元,他与蒙古人设计,诱骗大景王朝的军队轻易冒进,而大景王朝渡江而战,本就身处劣阵,不好应敌,一战之下葬送军队,则大景永无一统山河之时。】
【诸将力劝楚世昭三思而行。】
【而杨柱庭派遣其亲生嫡子前往大景求援,就是心知大景恐有不信之隙,因此以子为质,求以援手。】
【在文官眼里,此举难以博得信任,但这已经是杨柱庭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。】
【楚世昭再三思索,毅然出击。】
【“若朕错失了如此战机,往后有人在北方真的起事而战,他们又该如何信我?!”】
【“朕不出击,这岂不是寒了那些想要归复我中华之身的族人吗?”】
楚世昭思虑之下还是出击了,这不仅仅是杨柱庭这个名字的保障,更是想到南明那个高压锅般的历史。
当时大清并没有完全稳固北方的局势,大明的旧将是不断在北方起义反抗大清的,如大同总兵姜瓖反正。
而姜瓖这个人虽然说是闯王来了投降闯王,带清来了投降带清,可是面对清人阿济格滥杀无辜,因为汉人不愿意剃头梳辫,就要杀他全家,甚至到处抢夺女人,夺走别人的新婚妻子,姜瓖在最后关头是没有当懦种的。
他带兵起义,抢回了大同,最终面对清军的劝降,力战持续时间达九个月之久。
一直打到兵民饥饿,死亡殆尽,余兵无几,被属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