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及恣施家,应求百千种种衣服,观彼有情有力无力,随其所施,如应而受。如说求衣,求钵亦尔。如求衣钵,如是自求种种丝缕,令非亲里为织作衣。为利他故,应畜种种憍奢耶衣 、诸坐卧具,事各至百;生色可染百千俱胝,复过是数,亦应取积。如是等中,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,菩萨不与声闻共学。
这当中有五个法,有五个戒法是不应该等同声闻共学。「如是菩萨为利他故」,这个地方是说明不共学的因缘,就是菩萨有必须成办利他弘法的事业,你现在准备要筹备一个利他的事业,或者你现在要筹备一个念佛堂、或者你要办一个斋戒会,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从这种非亲里的、非亲属的长者、居士、婆罗门,乃至于这种恣施家,就是有信心的居士家,第一个不共学,你要跟他乞求种种的衣服,多少衣服呢?乞求百千种种衣服,在乞求的过程当中,「观彼有情有力无力」,这个要注意,你要知道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,他有多少能力,你就使令他做多少的事情,随其能力来加以布施。
第二个「如说求衣,求钵亦尔」,钵的乞求也是一样。「如求衣钵,如是自求种种丝缕,令非亲里为织作衣。」这一点在声闻戒是不允许的,就是你自己去求种种的布料,来亲自量身订做衣服;但这个地方菩萨有利他的因缘是可以开缘的。第四个「为利他故,应畜种种憍奢耶衣、诸坐卧具事各至百」,「憍奢耶衣」就是高级的蚕丝所做的衣服,乃至于种种的卧具,事各至百。
第五个「生色可染百千俱胝、复过是数亦应取积」,就是财宝,包括黄金白银,乃至到百千俱胝,俱胝就是亿,乃至于超过这个数目,如果有利他的因缘都可以来乞求积存。「如是等中,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,菩萨不与声闻共学。」这个地方是说菩萨有利他的因缘,有五条事,包括衣服、卧具,乃至于财宝,这一点的蓄积上不能跟声闻共学。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,即使你有利他的因缘能够蓄存,你都应该要说净,要根据声闻法说净的。好,我们再往下看:
壬二、明同则成犯
癸一、明染违犯
假设我们跟声闻人共同修学,那就犯戒了,犯戒当中有染违犯跟非染违犯,先看染违犯:
安住净戒律仪菩萨,于利他中,怀嫌恨心、怀恚恼心,少事少业少希望住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一个菩萨在利他的事业当中,假设你不去蓄存这些财宝、衣钵,你是怀着嫌恨心看不起对方;或者是瞋恼心,这个众生过去曾经对不起你,所以你故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