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得乐。
讲一个譬喻:「如团铁小亦沈水」,就是这个铁它是一个实心的铁,虽然一团的铁是如此的小,因为它实心,就是说他覆藏罪业,他也会在水里面下沈;「为钵铁大而能浮」,空心的钵虽然铁比较大,但是他内心当中是虚空的,如法的发露忏悔,这个钵就能够浮。
这个意思就是说,前面的根本法门我们强调的是一种意乐,对无上菩提的一种坚持跟不放弃;但是在整个枝末法门当中,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的重点在增上惭愧。
前几年我们台湾有一个杀人犯,他犯了很大的重罪,临终的时候(他太太好像是学佛的,他一开始也是学佛法,但是学佛法可能没有很深刻,就是拿香拜一拜如此而已,对因果道理也多少有点认识,但是烦恼粗重就杀了很多人)归依了上帝。
记者就问他:你以前是相信三宝,现在怎么相信上帝了呢?他说:我相信三宝的时候,让我有惭愧心,因为知道因果丝毫不爽,有惭愧心让我恐怖;我现在归依上帝多好,内心没有惭愧心多好。
你看这个愚痴的众生讲出这种话来!惭愧心是非常珍贵的,你为什么说惭愧心不好呢?你是宁可暂时的安乐而换取长久的痛苦,一个人你完全没有害怕这样子好吗?(呵)完全归依上帝得永生,你也不用害怕!所以我们心态要正确,不要害怕惭愧,惭愧心在我们生命当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德,一个人能够害怕罪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持戒的精神就是增上惭愧。
丁二、自誓防护
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,悔除所犯。尔时菩萨以净意乐,起自誓心:「我当决定防护当来,终不重犯。」如是于犯,还出还净。
如果说今天没有一个如法大小乘的有情众生可对发露、或者没有因缘来随顺这种方法,这个时候菩萨以清净的意乐,就是你以增上惭愧心在佛前起自誓心,在佛前自己发愿,发愿「我当决定防护当来,终不重犯」,我对我自己的过失非常的惭愧,我也发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绝不再犯,这样子的发愿,对过失也能够产生对治、产生出离的作用。
这个地方是不共于声闻法,声闻法是不能对佛前,声闻法一定要对补特伽罗,一定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。
菩萨戒法是在没有因缘的情况之下,开许在佛前自誓受戒,乃至于在佛前忏悔。我还看不出古德对这件事情有所说明。不过我个人是这样体验,给大家参考。
就是在声闻法当中,圣人当然是入涅槃,所以圣人死了以后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