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。
三长制与均田制最好是相辅而行。
但这个需要后续再次改革,前期要一步步来。
先说三长制,其职责是检查户口,征收租调,征发兵役与徭役。
也就是将曹魏此前对人口的严格普查,更进了一步,落实的更具体。
实行三长制,三长直属州郡。
原本依附于士族、豪强的农户,将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。
其目的在于杜绝地方士族,豪强林立的局面。
将他们藏匿不报,作为私用的人口,都记录在册。
这是一项从根本上遏制地方,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。
要知道世家大族,在地方拥有众多宗族、部曲,甚至是私兵。
依附其下的农民,往往有数百家、上千家,乃至万家,均为他们的私拥人口。 这些豪强士族,是地方大户,宛如土皇帝。
他们的存在,给地方割据,提供了最好的土壤。
他们甚至能影响到地方官吏的任免。
有朝廷的官吏,去了他们所在的郡县,还要先拜访他们,得到认同,才能有效的履行职务。
依附于他们的百姓,则是其家中的包荫户,也可以理解成私奴。
士族与包荫户之间,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。
汉末的乱象,与遍地存在的士族豪强,有很大关系。
中央为稳定统治,便于征徭征税,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,承认士族对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,使得阶级分化,矛盾日益加剧。
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。
若不能立法,从根子上有效遏制士族私占人口,将其收归到公有。
曹操在的时候,或许能弹压一切动荡,不会有问题。
但往后,士族蛰伏下来,终究还有重演汉末之患的一天。
实际上这种士族之患,在后世会再次爆发。
其在两晋南北朝诱发的祸患,非常严重。
历史上的曹操,没能统一,所以也就没将他普查人口这套手段,做到全国落实,形成立法,对士族的遏制有限。
历史上的三长制,晚了两百多年才出现。
然而此刻大魏一统,现阶段推行三长制,正是最合适的时机。
也是针对当下的社会状况,最合适的一个制度。
较之于旧制,三长制实行后,中央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,将大量增加。
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