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两者边走边谈,很快就换了个话题:
“关于秦岭大墓和昆仑墟,你后续什么打算?”
……
曹操东归的时候,阿伏于也回到了鲜卑的中央王部,并立即招来各部首领。
帐幕内,阿伏于坐在中央,身上披了件很厚的皮袍。
他身畔站着一个壮汉,四十上下,面容苦大仇深,似乎时时刻刻都处在悲伤的情绪中。
这人是阿伏于的首徒。
一干部落首领,进入帐幕,看见阿伏于时,皆是一惊。
往昔的阿伏于,不论四季,都穿着单薄的衣衫,体魄雄健,仿佛永不会被击倒。
他的修行,早到了无视寒暑的地步。
但他此刻坐在帐幕里仍要披上厚皮袍。
这说明阿伏于,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虚弱当中。
“我去伏击魏国之主,反被埋伏。
他麾下雄兵猛将之多,我三方相合仍落败散逃。”
“我要静修一段时间,什么时候能出来,还不确定。”
“眼下汉土内部安稳,全力对外,其国主锐意拓土。这对我周边部族来说,实乃祸事。
曹魏的兵马乱世从军,亦都能征好战。
至多两年内,魏必来攻我,那将是种族生死存亡的时刻。”
下首位的拓跋诘汾,闻言心头一紧。
不只是他,另一侧的萨满大祭司,也露出紧张神色。
他们还没见过阿伏于这般正式,用生死存亡来形容鲜卑和大魏的交战形势。
“我们已退到北地,魏人仍不肯干休?”
有部落首领愤恨道:
“若无路可退,曹魏要来,只有一战。我鲜卑还未衰落到没有一战之力的地步。
草原是我们的地方,开阔地的骑兵战,我鲜卑绝不怕他。”
阿伏于摇头:“我们输的不是战斗能力,而是装备和部众效死的勇气。
这草原上的部族,并不都是我们的本部兵马,真要死战,只能靠我们自己。其他部族,随时可能倒戈,来对付我们。
就像我们当年对付匈奴时一样。”
“若魏军来袭,要做好最坏的准备,把一部分人先集中到最北边去,或分散到西侧的山里。
我鲜卑最初便是小族,若形势不堪,要有不怕重来的勇气,维持族群传承。”
阿伏于话未落,便轻轻咳嗽起来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