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崇祯一百零二年,你选择暂时屈服于神皇的权威,以此得到长生久视的机会……虽然这个憋屈的选择让你很不好受,但为了尽可能搞明白那些未知的关键信息,你还是勉强忍了下来。】
【而神皇对此虽然也很意外,但既然你决定弃暗投明,那祂自然没有不收的道理,于是祂欣然应允了你的长生乞求,决定带你一同长生不死……】
【当然,你的滑跪并不意味着你要做一个任人呼来喝去的磕头虫,你依旧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格,并自行治国理政,神皇不得干预!】
【神力的归神皇,世俗的归周良,你们早已达成共识……】
【……】
【崇祯一百零二年,你继续屡行大明国政,赈灾、迁民、耕种、税赋、刑律……林林总总,无一松懈,你努力将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。】
【而在这些常规的行政事务之余,你也密切关注着大明的科教发展……】
【当年你出访西洋之前,曾因寄望于“科技屠神”计划,从而将自己所知道的很多基础科学知识编成了教科书,并将之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,以此帮助大明发展科技。】
【虽然从后面在西洋的见闻可知,这个世界的科学已经死了,所以根本没必要发展科学,但你既然已经推行了科教兴国的政策,这会儿也不好朝令夕改。】
【再者世界法则乱归乱,但在正常生产生活的层面上,这些法则还是相对正常且稳定的,也就是说“科技屠神”虽然不行,但科教兴国还是有搞头的!】
【只要大明的知识分子们能把那些科学知识尽可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,那大明也确实变得更好!】
【你如此希望着。】
【而他们也确实没有让你失望……】
【崇祯一百零三年,有广东举人尝试烧制了透明玻璃,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改进,还真让他给烧出来了!】
【于是玻璃制品开始大规模涌现,从玻璃碗到玻璃杯,以及玻璃珠、玻璃镜……这些往日里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使用的玻璃器物,很快就被打到了白菜价。】
【而老百姓们在见到这类玻璃器之后,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买了一些,然后一试就发现:这玩意儿好像是真的好看又好用,比自家那灰不溜秋的民窑陶瓷好多了!】
【于是玻璃走进了千家万户,从茶杯饭碗到梳妆镜,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……】
【崇祯一百零五年,有人研究了育种技术,专门培养高产、抗旱、抗涝的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