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缙,归于了姚广孝。
但《赤脚医生手册》,是没有具体的编者的。
造福华夏万民的功劳和功德,归于所有参与、贡献者。
就以编纂《医卜手册》为例,内阁可以召集天下名医国手来一同参与编写,对世间万般疾病、病理进行探究,然后论症、对症给出下药法子,或许不需要太多医书做参考,手册就成了。
不是让内阁真的根据《永乐大典》中医书内容进行一个个验证。
先不说那么多医方对不对症,就是真对症,也不能找来那么多病人愿意去当亲身试验。
许多医方,发热会用附子。
但凡胆子小一点,那附子汤药都不敢喝,诸如此类病症,也要从人心出发,尽可能找到替代方子。
桩桩件件的事,不能穷举,他等不了那么多时间,大明朝也等不了那么多时间。
做事要灵活,大明朝腾飞在即,不容耽搁。
张居正内阁松了口气,跪伏于地,齐声道:“圣明天纵无过圣上。”
黄锦跟着一拜。
朱厚熜摆了摆手,道:“既无他事,那都回阁办事吧,关于琉球内附之事,给予琉球王国中山王尚元及琉球国人的国书,张居正,就由你来写。”
“臣遵旨!”
……
两万里直道照旨办事。
与琉球国国书的回文,张居正挥笔而就。
编修百家手册的事,内阁内部先做了分工,作为内阁首辅大臣,张居正理所应当成了能获取大多数功劳的监修。
高拱、胡宗宪居正、副总裁,李春芳、陈以勤居都总裁,各司其职,组织负责各方面具体工作。
而第一件事,便是谕令南京,将南京文渊阁中的《永乐大典》全部藏书送来北方。当年,成祖文皇帝移都顺天,只挑选了部分藏书带到新都。
在正统十四年的时候,南京文渊阁遭过一场大火,《永乐大典》所据原稿付之一炬。
所幸,《永乐大典》在纂修完成后,还抄录了一部。
原稿不在,抄本还在。
嘉靖三十六年四月,陪都南京宫中失火,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,苍天怜见,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《永乐大典》抄本,也差点毁于大火。
这次,借着机会,把所有南京文渊阁的《永乐大典》藏书全部调来,内阁也存了个重录的心思。
就是对《永乐大典》抄本再抄录、刊刻几部,以防这花费了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