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其智。
老子有云,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,是故虚胜实。那位慕容公子表面占了威风,实际上,他这种骄傲之人,永远都会记住今天,
以他的心性,想要在内功上有所进步,恐怕难了。
只此几点,便能够解释你风大哥为何年纪轻轻,武功能练得这么好了,你说好在哪里?”
黄婉儿大喜道:“爹,你也说风大哥仁义无双,智勇双全,你可不要忘了!”
黄裳笑道:“难不成人家不好,你还要上赶着给人家做媳妇儿?”
黄婉儿红透耳根,怒道:“你…你别胡说,谁…谁给他做媳妇儿了?”一跺脚,一阵风的跑出了屋子。黄裳捋须大笑,风逸也颇为尴尬,他不知道这老头突然来这么一句,用意何在。
黄裳看着黄婉儿笑着,待她一走,笑容却渐渐变冷,又打量风逸时许,两眼一眯,缓缓道:“老夫既然知晓慕容家阴谋,自当上奏朝廷,诛杀此贼!”
风逸摇头道:“大人不要去上疏朝廷,以免招祸,我之所以对你说这些……”
黄裳摆手道:“你听我说完。”他沉默一阵,徐徐道:“你对我说江湖人物狠辣,其实是想让我辞官不做,远离避祸,老朽又岂能不知?
然而大丈夫立世,当以天下百姓为重,身为臣子,更是应当为天下百姓办事。难道我为了自家之安稳,就枉顾圣人教诲?
你虽身在江湖,但也是我大宋子民,莫非也要眼睁睁看着天下倾覆,黎民受苦而不顾?
恐怕你师父传授你武功,也不是教你善保自身吧?
在我黄裳眼里,只要能肃清反贼,安定天下,黎民不受战乱之苦,个人生死荣辱,又何足道哉?”
风逸面色一正,点头道:“黄先生身具极大抱负,小子岂有不知?
然而你口中所谓的百姓,其实一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这又岂是你能改变的了的?
圣君贤臣治世,百姓仍然苦痛,
但世上多的却是昏君,一旦有了昏君,佞臣奸贼,自然有了土壤发展,底层百姓仍旧苦痛。
纵然搬倒奸臣,改朝换代,也改变不了这种现实。所以才有了那句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亦苦。”
黄裳怪道:“你经历了什么,怎如此悲观?”
风逸叹道:“这不是悲观,此乃自然之理。
因为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不了,那就是人与人之间,天生就有权势贫富间的差距。
一个很简单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