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讲授分成四大科:第一个「解释标题」,这个标题往往能够总持一本戒的整个内涵,所以我们先对戒经的标题作一个解释;第二个「修学宗要」,《瑜伽菩萨戒》有四重四十三轻的戒文,这个戒文在学习之前,我们应当对菩萨戒修学的宗要、大纲有一个明确的认识,否则你不知道这个戒文的会归处,到时候我们就是茫茫然没有目标,所以我们先把这个修学菩萨戒的纲要标出来,让大家有一个会归处;第三个「随文释义」,正式的随顺戒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;第四个「结示劝修」,把《菩萨戒》的修学方法作一个总结。这次《菩萨戒》我们就分成这四科来说明。
壹、解释标题三
甲一、总释标题
解释标题我们分成三科,先看甲一、总释标题,先作一个总标的说明。
我们这次戒文的题目叫做《瑜伽菩萨戒本》,瑜伽是一个譬喻,菩萨戒是一个法、是一个法门,法喻双举,故名瑜伽菩萨戒。我们先解释菩萨戒。菩萨是印度话,本来的意思叫做菩提萨埵,有四个音;中国人喜欢简单,把它省略简称为菩萨。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觉有情,觉悟的有情。
觉有情有二个内涵:
第一个、从自利的角度,他是已经觉悟的有情。我们众生在三界流转,我们的内心是颠倒的,不知道东西南北,不知道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,什么事情会让我们痛苦、什么事情会让我们安乐,我们完全不明白,就是完全跟着感觉走。我们凡夫的心情,就依着你心情的直觉──现在要做什么事,你就去做什么事,没有判断力,这个叫做无明。菩萨不然,菩萨内心当中已经开启了智慧的光明,他能够引导他的行为,什么事该做、什么事不该做,清楚分明的,所以叫做觉有情,他已经从无明当中产生觉悟,他开始用智慧来引导他的身口意三业,这是第一个内涵。所以虽然我们做慈善事业,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智慧的光明,那不能说是菩萨,只能够说是一个善人,修善之人。
第二个内涵就是觉悟一切有情。前面已经觉悟的有情,是针对菩萨他自己成就的功德;这个地方是赞叹菩萨利他的功德,菩萨他有大悲心,能够用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开导众生,使令众生也能够趋向于觉悟,这就是觉悟一切有情。所以这个菩萨的意思,就包括了自利跟利他的一个修行者。戒就是一个轨范,身口意的修学轨范。所以菩萨戒就是一个有志于自行化他的修行者的修学轨范,叫做菩萨戒。就是你内心当中下定决心,在你的生命当中,你想要自利、你也想要利他。你应该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