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修学佛法;十年以后我开始注意一些中国的文化,我在想我那个时候对整个佛法的归依心坚固不动,我相信佛陀所说的佛法是生命的究竟处、归依处。但是我也会想:中国人也活了五千年,那些人没有佛法的滋润,他们是怎么过来的?就是身为一个有情众生跟一条狗不同,他不是把饭吃饱了就没事了,人跟人之间的应对,所谓的安身立命之道,中国人是怎么过的呢?
看看儒家思想,我一看不得了,中国的圣贤尧汤禹舜也是不可思议,他们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,中国也决择出一套「身为一个人如何的能够安身立命」的方法,中国人他告诉你怎么样从诚意正心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都有一定的章法,我看了法喜充满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今天是一个圣人,我们是一个三界以外的圣人,你所接触的都是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,你不要学儒学(呵呵),因为这些圣人的境界种种都是会归到法性。
但是我们现在生长在凡夫的世界,待人处世失败也就障碍重重。一个君子怎么样自己的诚意正心,怎么样在僧团当中立足,怎么能够放眼天下?在中国五千年,这儒家的先圣先贤的确累积了一些经验跟一些智慧的决择。现在的问题是说「谁是本,谁是末」?问题在这个地方。
其实我们说穿了,世间上很多的东西都要学习,问题是什么是主?我曾经听过一贯道的讲师在电视上讲,我刚好出外买东西,看到电视上一贯道的讲师讲《无量寿经》,我也好奇,「哎呀,他在讲《无量寿经》,不得了」,但是我一听,他完全是胡说八道(呵──),根本就把弥陀的功德讲错了,讲到神通感应去了、讲到灵魂出窍去了,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。就是说这个讲师如果一开始是学习佛法,他再学一贯道就不是这个相貌。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凡夫的心情先入为主,你先前修习 小乘法,你就用小乘法来看大乘佛法,跟你思想不同的你就排斥;你先前修习外道法,你就用外道的法来看佛法,你也就会错认消息。问题在这个地方。
我们中国的传承里面,尤其是在宋朝跟清朝,有很多大德强调禅净双修,诸位有听过?禅净双修就是禅宗的般若法门跟净土宗信愿持名的法门合在一起,叫禅净双修。
但是你看这个禅净双修,禅宗解释禅净双修跟印光大师解释禅净双修,完全不同。禅宗是怎么解释禅净双修?禅宗在参禅的时候先念佛,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,但他的重点不在那个所念的佛号,重点不在这个地方,他回光返照「念佛是谁」?
我为什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